8月12日,广州市海珠区新时代“工会枫桥”实践站与新业态工会“职工之家”正式揭牌,这是广州工会在劳动领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深化工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成果。 据介绍,海珠区新时代“工会枫桥”实践站融合海珠区新业态工会“职工之家”、海珠区新业态工会法律服务站、海珠区“一站式”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服务站、海珠区新业态行业工联会办公点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与海珠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劳动关系综合服务中心、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相邻联动,并借助广东省人力资源协会、海珠区粤创和谐劳动关系研究中心等机构力量,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政策解读、岗位招聘、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心理疏导等全方位服务,也是海珠区新业态“一体化”“一站式”劳动争议多元解纷平台。 该实践站整合多方资源服务职工群众,设有24小时法律服务咨询点,由区人社、区总工会、区工商联安排律师值守,上班期间可面对面解答职工疑问,下班时间可通过“工会律师亮身份”指引牌联系律师进行电话咨询,极大便利了职工维护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广州市总工会结合全市工会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工会枫桥”示范点培育,指导海珠区总工会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造特色亮点。一是打造“一体化”“一站式”平台,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擦亮工会维权服务品牌,巩固提升“源头预防—基层排查—仲裁前调解—诉讼前调解”工会维权服务链条和“工会律师亮身份”“职工有事找工会”专项行动;三是创新工会智能法律服务,在海珠区推进建设“智能化+自助式”24小时服务工会驿站和投放“工会数字人”;四是用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制度,建立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协作机制。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邓佩莹 通讯员 穗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