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可能持续到成年期,影响运动能力和骨骼发育,对行为、认知及智力等方面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立丰提到,2023年全省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广东省成人超重肥胖率为49.4%,其中超重率为33.2%,肥胖率为16.2%,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7%。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约2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全国儿童青少年肥胖低流行水平地区。
近3年来,虽然广东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有所下降,但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城区肥胖检出率高于县区,不过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小学学段肥胖检出率最高,高中学段最低但有明显上升趋势,提示应重点关注小学和高中阶段学生的体重健康。
肥胖根据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原发性肥胖也称为单纯性肥胖,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主要类型,主要与遗传、膳食营养和生活方式有关。膳食营养不合理和饮食行为不健康是导致能量摄入过多的关键因素,如不吃早餐、在外就餐次数过多、晚餐过饱等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方面,主要是运动不足和睡眠时间不够。
为了保持健康体重,建议孩子们日常做到“均衡营养迈开腿”。依据平衡膳食宝塔,保持合理膳食结构,并增加身体活动。长远来看,中小学生应该掌握1项至2项运动技能,鼓励多种运动方式结合并养成长期运动习惯。
减肥需要循序渐进,快速减肥并不科学。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是在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kg~4kg。短期内快速减重降低的主要是水分而非脂肪组织,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会迅速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