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16日电(记者李云平)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4月16日,随着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3600多万亩草原进入休牧期,今年春季内蒙古累计有9.7亿亩草原进入休牧期,相应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春季是草原牧草返青期,休牧可以有效减少牲畜对牧草啃食,有利于牧草充分返青及后续生长,对草原起到保护作用。从4月1日起,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等地陆续实行草原季节性休牧,休牧时间至少为45天。
乌拉特后旗草原养殖场圈养牲畜。(受访者供图)
连日来,为确保休牧期间牧民养殖收益,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政府通过政策宣传、养殖协会推介等方式帮助牧民加快出栏牲畜。乌力吉图嘎查牧民呼吉巴雅尔说:“根据最新政策,凡严格执行休牧制度的草畜平衡户都可以享受5000元/户的休牧补贴。”
针对春季牧草返青关键期,乌拉特后旗全面启动草畜平衡专项治理行动,通过科学核定载畜量、严格实施休牧制度、强化政策扶持等举措,确保草原生态有效恢复。乌拉特后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陈玉云介绍,在执行草畜平衡政策的同时,全旗通过吸纳部分牧民成为护林员、鼓励牧民参与“三北”工程建设等方式拓宽牧户增收渠道。
据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监督处副处长于萍介绍,为解决草原超载过牧问题,内蒙古从2011年起连续实施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促进草原休养生息。2024年初,内蒙古17个旗县启动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到2024年底,全区17个试点旗县草畜平衡指数全部降至10%以下。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25年内蒙古通过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不断加大退化沙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加快转变牧区生产经营方式等途径,全面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