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鱼欢快地跳跃,麦浪随风翻滚,曾经的废塘荒沟如今已变成了“聚宝盆”,那390亩连片的良田满怀着丰收的希望……四月的微风轻轻拂过位于盐城市阜宁县沟墩镇曹唐村,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春景画卷徐徐展开在眼前。
而这一系列变化,村党总支的“头雁”引领功不可没:曹唐村以废塘、废沟、废地的整治为突破口,精彩地演绎着乡村振兴这一时代课题,一幅产业蓬勃发展、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加速绘就。
一走进曹唐村,村口小公园旁的鱼塘就映入眼帘。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渔网缓缓拉起,肥硕的草鱼一条接一条地跃出水面,欢快的水花四溅。其中最大的草鱼达二十余斤,引得围观的村民们欢呼雀跃。这鱼跃人欢的丰收场景,正是曹唐村党总支带领村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道路的鲜活写照。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淤泥堆积、杂草丛生的废塘。曹唐村党总支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各方力量对废塘清淤改造,大力发展生态养鱼产业。如今,昔日的废塘已变成村里的“聚宝盆”,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000余元。望着鱼塘里茁壮成长的鱼儿,村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曹唐村秉持“向土地要效益”的理念,奏响资源活化的“三部曲”。除了整治废塘,村里还改造荒地。通过整合零散土地,打造出390亩的连片良田,并且配套建设3000平方米的智能养殖大棚。这些举措不但大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使村集体每年增收6万元。
在资源活化进程中,曹唐村村“两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两委”成员带头承包管理土地和鱼塘,节省了30%的人工成本。他们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这种“干部干给群众看,党员带着群众赚”的工作氛围,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在党总支书记陈保进的积极推动下,2018年8月,曹唐村集体成立了阜宁县群茂稻麦种植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将村里的边角地、撂荒地改造成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现在,这些土地每亩可产出1200斤优质稻米,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同时,合作社带动20多名留守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500余元。2022年10月,该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023年12月,陈保进书记因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卓越表现,被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他是阜宁县唯一参加江苏“头雁”培训的村书记,先后到镇江、扬州及海南等地参观学习,2024年1月,他被遴选为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对象。
站在连片的麦田边,陈书记望着眼前丰收的景象,欣慰地感叹:“这些‘废地’可都是‘金疙瘩’。 钡娜,通过合作社的有效运营,曹唐村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曹唐村的成功经验深刻地诠释了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律:资源活化,干部带头是关键。当村组干部率先下鱼塘、忙耕种时,沉睡的土地就被唤醒,重新焕发出无限生机。“支部领着干、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工作氛围,成为解决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妙方”。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曹唐村始终秉持发展成果与村民共享的理念,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为村民打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在环境治理方面,曹唐村精心谋划、持续发力。完成4.5公里主要河道清淤后,沿河岸补种垂柳千余株,打造出一条条绿意盎然的生态廊道;在村庄主干道新植300余棵桂花树,让馥郁花香弥漫在出行的每一步;安装140余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乡村的每一处角落;新建3.6公里水泥路,为乡村发展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
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上,曹唐村同样全力以赴。购置专业广场舞音响设备,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新方式;在农家书屋新增1000余册科技图书,为村民求知探索开启知识大门。
在乡村建设中,曹唐村积极创新,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建成28座标准化垃圾分类亭,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投资25万元打造多功能的曹唐公园,集健身、休闲、文娱功能于一体,为村民提供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投入10万元实施村口、村部、公园等绿化亮化工程,提升村庄整体形象。此外,全村卫生厕所改造覆盖率超80%,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这一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曹唐村的生活品质,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的新农村画卷,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曹唐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漫步在曹唐村的乡间小道上,废弃的坑塘变成了垂钓乐园,撂荒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粮田,到处都充满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这个水乡农村,正用实干谱写乡村振兴的时代华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一幅更加美好的乡村新图景正在曹唐村的土地上徐徐展开。(陈霞王泽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