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临近,出行增多,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车流有序游弋其间。
作为国家重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项目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24年6月30日建成通车。
“深中通道不仅是世界首次大规模应用、国内首次应用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还首创了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的新装置,就像一个放到海底的‘巨型抽屉’。ag凯发_凯发一触即发实现了15个管节和最终接头的毫米级安装精度,让沉管无缝对接、滴水不漏。”深中通道项目总工程师、国家卓越工程师宋神友说。
世界首创迭出,靠的是什么?
工程建设中,按照“共驻共建、信息共享、要事共商、活动共组”的原则,深中通道项目建设期党委成立,将60多家主要参建单位拧成一股绳,并在工程全线设立30个临时党支部,把450多名党员凝聚起来。
“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党的引领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在党建引领下,一万多名建设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杨阳介绍,“ag凯发_凯发一触即发的一大创新,在于将开展党建工作的要求内嵌到施工建设合同中,合同条款明确要求承包人在项目现场设立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同时把党建考核指标列入信用评价,增强参建单位的诚信履约和自律意识。”
2018年4月,负责沉管钢壳及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制造的广船国际深中通道GK01标项目部,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广船国际技术型专家邓凯担任党支部书记。
“按照施工计划,每30天就要出厂一节165米长的沉管钢壳,需由1万吨钢板焊接而成,焊缝超过280公里,精度要求高。海底隧道的最终接头,则是要创新制造一个类似‘巨型抽屉’的推拉结构,‘抽屉’内外盒间的精度要达到毫米级,更是难上加难。”邓凯回忆说。
“做没人做过的事,才能显出咱们的能耐!”邓凯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扑在生产一线。临时党支部还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建责任区,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激发干事热情。
“巨型抽屉”是“大圈套小圈”,先做小圈还是先做大圈?温度在变,钢板也在热胀冷缩,焊接时怎么避免温度高时套不进去、温度低缝隙又太大?“抽屉”做好后,液压千斤顶如何调度才能均匀发力,避免侧向力过大……“拦路虎”不时跳出来。
焊了拆,调整图纸,再焊,再拆……在一次“党员先锋讲先锋”活动中,邓凯讲述身边的榜样故事,“即便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ag凯发_凯发一触即发也从未放弃。每攻克一个难关,大家的心都贴得更紧,合力更强。”邓凯说。
经过9个月攻坚克难,最终接头的钢壳被成功研制出来。2023年6月11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和最终接头精准安装,总长达6845米的海底隧道实现合龙。
从基槽施工到钢壳制造,再到沉管预制、浮运安装,深中通道系统性革新了世界沉管隧道的建造工艺。“深中通道高质量建设的过程,正是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的深刻体现。深中通道建设期党委通过全员工参与、全链条推进、全体系保障,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党旗飘扬在建设一线,为深中通道项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杨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