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提振消费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提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中小学春秋假。
2025年3月18日,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发布通知,该市中小学将放春假2天,与清明假期相连,共可休息5天。此次春假仅限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放假时间为4月7日至8日。各学校需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中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定,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及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春假期间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据了解,浙江杭州是全国较早探索放春秋假的城市之一,早在2004年就开始实行春秋假。近期,杭州市上城区、拱墅区、钱塘区等多个城区也发布了今年春假的时间安排,有的春假连上“五一”假期,最长可达9天。
春假和秋假并非新鲜事物,在过去一些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除了寒假和暑假外,还会在春秋两季放春假或秋假,也称为“农忙假”。随着双休制度的全面推行,这些假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春假和秋假又开始被频繁提及。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曾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2014年,国务院再次提出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发布的文件中也提到,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2020年,教育部表示学校放假时间包括春秋假时间由各地、高等学校结合实际做出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