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潘攻愚】 “打开小米旗舰款智能手机Xiaomi 12T Pro,ag凯发_凯发一触即发发现它简直就是一款美国产品。” 去年6月,日本头部拆机机构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简称FTS)首席执行官柏尾南壮,在拆解完小米12T Pro后的报告内文评语中语稍带嘲讽。 FTS对小米12T Pro做了“开膛破肚”一般的细致拆解,不但认真识别了该款智能手机的主要元器件如处理器、屏幕、射频前端、存储器件等,并且在物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该机构搭建的成本计算模型,得出了小米来自美国供应商的物料成本占其总成本的30%,但核心物料成本则有高达85%的部分来自美国,于是有了“它简直是一款美国产品”的判断。 如果登录FTS官方网站购买他们的拆解报告,还能拿到更加详尽的物料清单,清单内容中甚至包括了用于固定的螺丝钉和粘固胶水的原产地识别。 小米12T Pro的主板 从ToC到ToB,“拆解大师”们的江湖 2020年以来,智能手机拆机的江湖变得无比热闹。之前往往“隐匿”水面之下的ToB端逆向工程业务也在顺应时代潮流,向ToC方向靠拢。 智能手机拆解在国内原也分为电子发烧友们的“游击队”和ODM厂商这些“正规军”。前者主打开箱测评(当然也收一些公关费),后者无疑专业度更高,往往来自OEM的委托,接手竞争力分析、专利侵权鉴定、产品品质认定等一些定向任务。 透过逆向工程这样一种手法,委托第三方列出竞争对手的BOM(物料清单),以此定位自身在竞争生态位中的坐标系,以及附带审查竞争对手的合规度,向同行寻找产品设计“灵感”等等,是手机、家电以及汽车制造商们并不罕见的做法。 但如果拆机公司从ToB走向ToC,原由厂商委托拆解分析BOM,演变为独立的逆向工程团队主动向B端用户提供咨询服务,并和媒体合作,不定时向C端用户发布拆机讯息,那这个这个江湖旧有的游戏规则就要大变了。 同时,随着消费类电子品牌商越来越向头部聚集,产品形态也越来越同质化,由逆向工程带来的设计灵感也越来越被稀释。因此,如何有效搭配和堆砌物料的同时保证成本优化,成为了赛道内玩家在“剩者为王”法则支配下的制胜法宝。 因此,时代呼唤逆向工程的“法师”们做出更精细的物料分析和更精确的成本计算。 欧洲最大的半导体咨询机构Yole最近也刚成立一个拆机团队,可见这个行业是很能赚钱的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就把握住了时代风口。 自2020年以来,这家总部设在日本东京中央区的机构平均每年能完成450-500份拆解报告,拆解物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无人机、家电、汽车MCU、5G基站等等,与此同时,FTS还搭建了强大且丰富的拆解数据库,以订阅的方式向B/C两端用户开放注册。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消费类电子拆解界的“扛把子”则非TechInsights莫属。 2017年以来,泛欧洲私募股权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和Oakley Capital经过多轮股权结构调整,成为逆向工程公司TechInsights的主要控股方。自2020年以来,TechInsights的扩张速度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长期关注欧美海外半导体咨询机构报告的媒体人也许有一天突然会发现,本来流传于市面上某细分领域的“小而美”的报告源逐渐不见了,而且在IC圈内影响因子非常高的图表数据纷纷止于2020-2022年,之后再无更新,其始作俑者往往就是TechInsights。 四年来,该机构连续发起多轮并购,先后吞并在美国极有影响力的专利拆解机构Chipworks(2016年并购),微处理器架构分析机构The Linley Group(2021年并购),久负盛名的半导体调研机构VLSIresearch(2021年并购),成本数据分析机构IC Knowledge LLC(2022年2016年并购),数据服务和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2022年并购),以及被媒体人和行家们广为夸赞的榜单数据机构IC Insights(2022年并购)等等。 被斩首收购之后,各大半导体媒体对IC Insights唱起了挽歌 通过这一系列并购,以不断从美国大型半导体公司工程师队伍中不断招募挖人,目前TechInsights目前已经成为逆向工程行业的“巨型战舰”,能做到对半导体行业的器件、材料、设备物料分析的全产业链拆解,并且在CIS和存储等特色类别中有着全球独家拆解优势。 而且其M&A活动往往采取“斩首式”收购,灭其品牌同时把本属于公开的sample报告也纳入付费订阅模式,因此近几年市面上免费公开报告越来越少。而且其拆解效率和物料、成本分析模型经过不断迭代,也成为业界同行纷纷模仿和追赶的对象。 这些“拆解大师”们的眼睛就如同一刻不停歇的雷达一样,遍扫各类新品并制作报告,他们的人脉遍布于ICT产业链的上下游,政商研投圈也有他们活跃的身影。 去年4月的上海车展,笔者在现场有幸拜会美国最大的汽车逆向工程公司之一的Caresoft Global公司的CEO Vachaparampil先生,在对谈之中了解到了拆解机构更多的生存法则。 Vachaparampil向笔者指出该行业在打法上的三个特点。 首先,物料成本分析是一种工程学,但成本分析则高度关涉经济学,尤其是对人工成本的模型构建,是赛道内玩家主打差异化的焦点之一。比如每年苹果新机型发布之后,FTS和TechInsights也有内卷,比拼看谁拆的快拆的准,但在成本计算上还是会有不小的差异。 其次,包括Caresoft Global在内的所有逆向工程师们都是全球大型展会的积极参与方。每年的英伟达、高通、苹果开发者大会,以及MWC、美国CES展等都是他们接收一手信息源的重要渠道。 再者,几乎所有的大型逆向工程机构都和某一两家头部媒体深度绑定,形成拆机报告生成+宣发一条龙服务。FTS的合作伙伴选择了Nikkei Newspaper(日本经济新闻),TechInsights则选择了Bloomberg Intelligence作为独家信息发布平台。 目前欧美各大媒体的经营和传播法则也在面临深层次的嬗变,智库化、平台化是其主要的两大转型方向,拆解机构与媒体的合作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契合双方行业发展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