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涛宏观笔记
生育鼓励政策更适合作为中央事权,预计今年将出台全国层面的多元化生育支持政策,但落地时间相对靠后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
尽管全国范围的补贴方案仍处于起草阶段,但在两会刚刚闭幕后的2025年3月13日,呼和浩特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对2025年3月1日起出生的一孩家庭一次性发放1万元生育补贴,二孩家庭发放5万元育儿补贴(分5年发放),三孩及以上家庭发放10万元育儿补贴(分10年发放)。
除了较大力度的现金补贴之外,呼和浩特市政府还提出“为入托的0—3岁幼儿家庭每年发放600元托育机构照护补贴”、“三孩及以上孩子入学可在全市自由选择”等政策。
同时,呼和浩特市的财政收入状况也有所改善。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54.8亿元,较上年增长17亿元,同比增速达到7.1%,同期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仅增长1.7%。
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要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方面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结合地方经验看,除了现金补贴之外,可能涵盖社保补贴、育幼消费补贴、住房支持等措施。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4》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除东三省外,内蒙古、重庆、湖北、四川、湖南、山西、上海、天津、江苏等地的人口负增长压力也比较大,出台生育支持政策的紧迫性较高。
[1]都阳,程杰,曲玥.生育支持政策的中央事权与顶层设计[J].人口研究,2024,48(2):3-16.
责任编辑:何俊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