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适配度政策协同与服务创新并举!做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强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通过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特别是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
科技创新活动复杂多元,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风险特征和金融需求差异显著。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指出,从供给侧看,金融服务供给的适配性需进一步提升。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将进一步优化,扩大规模、降低利率、扩大支持范围。2024年4月,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为5000亿元,激励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领域技术改造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截至2024年12月末,累计签约贷款金额已超9000亿元,有力支持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及重点领域技术改造项目。
下一步,将扩大再贷款规模至8000亿至1万亿元,降低再贷款利率,强化对银行的政策激励,扩大再贷款支持范围,并与财政协同,保持财政贴息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这需要金融政策、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以及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
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分行客户一处副处长曹海兵提到,高科技园区在促进产学研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内一家生产光伏产业链核心辅料的中小企业因订单增加,资金需求量大,国开行苏州分行一次性提供了1.8亿元贷款,助力其扩大生产规模。截至目前,该行已支持园区内18家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覆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